女人的理想樣貌 [翻譯版] by Julius
- Ondy Ho
- Feb 26, 2019
- 3 min read

我這陣子開始關注女性的議題,特別是當我看到下面這篇文章的標題時,我想文章裡面的觀點很適合提出來討論:

什麼是女人的“理想體態”?
是否有特定的身型輪廓,例如:香蕉,蘋果,梨子或是沙漏型?
是否有特定的髮型或臉部特徵?
不是的,上述那些只不過是"偏好"。不論這些人是高矮胖瘦,總有人會喜愛。然而這篇文章實際上的意思是,科學家指出,只要符合特定條件,就能擁有完美、理想的身材樣貌。

先不論審美觀,這些科學家解釋了女性的"吸引力"來自於她們生來具有的特殊功能(意旨生育)。"
他們當然會這樣說:這樣才「科學」。不過在我們批評這段"過時言論"之前,姑且先看完它吧。
事實上,在生物學當中,的確只有女性可以孕育下一代,這正是科學家真正在探討的問題,不是女性應該要看起來或是把自己變成長得像某位完美女性的樣子,而是指女性最適合繁衍下一代的體型。
別又掉入標題黨的陷阱裡....
若你看過那篇文章,裡頭甚至提到特定的身高,體重和三圍,尺寸都標示明確...因為他們是科學家。
從過去到現在,所謂的理想體態一直在改變。曾見欣賞過歷史上東方與西方女性的肖像畫就會發現,他們確實看起來會比現代女性還要豐腴,但是就理論上來說,也是人類生育繁殖下一代更加理想的體態。

等等....那不是我們這裡討論的身材吧?他們看起來像照片上的樣子嗎?
-骨感/苗條/適中
-長髮/大眼睛/俐落的五官
-上圍豐滿
-健美
這是怎麼一回事?是什麼改變了我們的審美觀,為什麼過去我們所謂的傲人身材到了現代被認為是肥胖,而以前覺得病態的皮包骨卻登上寶座?
答案非常簡單,因為這些都是商人的手腕。
人們從一開始只關心女人是否能夠生育,到後來演變成這個女人有沒有魅力、漂不漂亮。在商人的眼中,一年賺一次嬰兒錢對商人來說根本不夠,如果人們不斷想辦法達到一種"不可理喻"的人工標準,為之瘋狂,這時候商人再提供健身課程、產品、推廣整形手術....你可以想像還有哪些.... 無限商機呀!!
在理解這些隱含的原因之後,我們可能更能了解厭食症,暴食症,憂鬱症...等等,這些現代的病症....我很遺憾地說,反而可以讓人賺錢...
尼采說「 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 “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us, makes us stronger.” ) 」。不過,比較像是變得"更怪(stranger)"。心靈上的疾病不讓人一槍斃命,而是像"被刀放血般,慢慢折磨至死"。 (蝙蝠俠看太多了,台詞一直跑出來...)
這篇的重點是這樣的: 你必須對自己滿意,才應該追求"更上一層樓"的自己。模特兒與電影明星都看起來過的超讚,但你們也可以呀...我們常常忘記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試圖要融入人群當中,嫉妒別人所擁有而自己卻沒有的。
人生就是都不斷的選擇,想要要什麼,就去爭取;如果沒有,那就安穩的過。 現在可不是50、100年前,我們可是活在最好年代的一群人。
這篇文章跟女性主義者有什麼關聯呢?也許我們在這週的聚會能夠討論出解答。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