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灣的教育 4-1 (translated by Julius)

  • Writer: Ondy Ho
    Ondy Ho
  • Sep 25, 2019
  • 3 min read

Updated: Nov 23, 2019



4 如何擔任一位台灣籍的英文老師(問題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公立學校:老師帶來的教育問題

2 為什麼我們不能全面實施自學教育

3 實驗學校不適合我們


重點應該很明顯了

之前討論過在台灣要如何成為一位在校老師:


1.擁有學士學位

2.修畢「教育學程(2年)」

3.完成並通過在校實習(6個月)

4.需要教師證書(實習結束後申請)

5.在每年6至8月期間收到學校人事部門的應徵(一年一度)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想在正規學校任教,不過以下是在台灣當英文老師的「必要條件」:


母語人士(並非要求語言能力而是護照上的國籍)


以下是幾點是所謂的...較有競爭力的「次要條件」


1.英國 /北美洲地區的口音

2.學士(含)以上學位

3.有教學經驗

4.相關認證


就像前面提到「在校老師」的條件一樣有五點,但誰都看的出來兩者的不同,後者顯然是只有外國人才有的機會,而且還要是「對的外國人」。這代表著我們在英文教學上不尊重專業而且種族歧視。不是要說母語人士不好或台灣人多棒等等,但是任何以種族為基準的行為... 就是種族主義/歧視。恐怕要一直到人們能夠依照他人的能力而不是與生俱來的背景來評估彼此,我們才會開始尊重專業。到了最後,誰成了受害者?是學生,而花的是誰的錢?你,我,我們所有人的。


上述論點都不是新鮮事。我們或多或少都知道部分外國人擁有一些特權。不過今天要講的是,身為一個台灣人要如何在台灣教英文呢?

第一個,也是最廣為人知的方法當然是找一間補習班應徵英文老師。由於台灣有許多「課後學習所」,要找到工作不是一件難事。如果你的英文能力並非精熟且沒有教學經驗,你仍可以先從擔任TA(教學助理)開始學習。另一方面,為了具備足夠的英語技能,要找到一個教學類的工作不是問題。校方(泛指私人補教業)會要求一段10-20分鐘的示範教學,通常會提供文本,像是幾張課本影印,然後要你教文法。這些聽起來都是容易的, 但真正的難題在於他們花多少錢請你


你的基本起薪真的可以是23K,而且如果是TA的話可能連那最低基本薪資都拿不到,因為校方並不想雇一個「全職幫手」。TA八成是被安排在17:00~20:00最忙碌的時段,忙碌程度取決於公司規模。如果你是一位新進英文老師,你的薪資所得將落在28K~33K,比較有經驗或是表現超優厚可能會來到30K~40K (兒童美語)。

[外師的起薪最低從每小時600或者是月薪60K。如果低於這個行情,那不是這位老師超級菜就是本身有出了什麼問題。]


兒童英文課可以讓你感到筋疲力盡,因為那就像是一台情緒及精力雲霄飛車,大起大落接連轟炸,因為兒童班(8-15位學生,有時候甚至更多)不是在玩遊戲就是在處理小孩情緒問題。除此之外,要達到一般的生活水準,你可能需要多教幾個班級。通常學生在高中以前至少一週會規劃四小時(兩堂)的英文課程。上圖是Andy以前的教學時數,而且還不包含辦公時間,除了晚餐10分鐘左右以外也沒有休息時間。


不幸的是,在其它的情況下,如果你是公司裡唯一一位英文老師而且公司又不是連鎖企業,這張表你就看看吧.... 可能就是你的未來。順帶一提,你不能生病。


作為一位成人班的英文老師(含高中生),你必須具備令人印象深刻的學歷背景而且很諷刺是,「還要」一個外國學歷。沒意外的話你會被安排去教IELTs,TOSEL,TOFEL...這類考試取向的課程。依照學校規模,大概會有20~50位以上的學生。這樣晚上的時間幾乎都滿了,滿而且如果你還有中小學生的課,基本上每一天,每一週,每個月,甚至每一年都已經定下來了。


為了隨時處於有競爭力的狀態,基本上不要留太多時間給自己,因為另一個很不在乎休息的人可能會馬上取代你。


教中小學生可能會令人精疲力竭,不過他們能給予你多一點工作時數(薪水),教成人英語則是有更好的鐘點費,不過你的教學時數又很少。對於前者(兒美),你必須確認的是每小時的酬勞是公正、公平的,後者(成美)則是需要你好好去規劃/安排每一天的工作時段。


選擇在於你自己,不是嗎?


根本沒有。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一個大否定(因為多數人都不知道其他選項)。我認識很多充滿教學熱誠的朋友,都被現實狀況給消磨掉,他們都以為這就是唯一能走的教育之路,苦行。


下一回,將會介紹安迪的工作模式,推翻教育苦行論。



Comments


Free The Language

L​earn Beyond Study

Contact 

LINE: ondyohohho

Follow us on

  • facebook

©2018 by Free The Languag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