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在台灣的教育 四之二 (translated by Julius)

  • Writer: Ondy Ho
    Ondy Ho
  • Nov 4, 2019
  • 3 min read

Updated: Nov 23, 2019

第四 如何擔任一位台灣籍的英文老師(問題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公立學校:老師帶來的教育問題

2. 為什麼台灣不能全面實施自學教育

3. 實驗學校不適合我們

老師的平常大小事,你想知道嗎?

「當一個老師可不只是個普通工作」,我們可能三不五時會聽到這句話,你可能認為這樣說是因為我們是老師,而且每個人都可以用同樣的方式描述他們的工作。然而,說真的。比起其他領域,教育業在各行各業中,的確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


「教師可不是好當的」,因為我們在職場上卡在勞工、客戶與「投資者」之間。我們在最前線面對孩子(客戶),教導他們什麼是好的,可是萬一我們的教導跟家長(投資者)的教導產生衝突矛盾的話,我們的所作所為也許都將付諸流水,前功盡棄。有時候還真希望這只是一份工作,不然我們其實也不用這麼放在心上。


讀到這裡,大家應該很容易理解,要以台灣人的身分教孩子英文,其實事非常不理想的一件事,更別提低薪或者高工時的困境。教成人班同樣不容易,你的大人學生不是太忙、錢不夠或是兩者皆是...。因爲這樣,如果你希望能夠在台灣教英文,請三思而行,或者參考安迪目前的經驗。


安迪的作法是這樣:


(早上)學校的英文老師

(下午)課後共學

(晚上)Free The Language


你當然不能隨便選三個工作,一定要找自己熱衷的事、嗜好和/或者興趣,唯有這樣才可能能行得通。


「天啊,你把自己所有空閒時間都填滿。這樣不會疲累嗎?」這是常見的誤解而且人們總是這樣問我。這個嘛,不用太緊張,讓我娓娓道來。


讓我們從共學開始談起,因為這是我那看起來像「全職」的工作。為了要找到一個從事教育業相關工作最好的方法,首先,你必須有一份主要的工作(主收入來源)。雖然並非每一份全職工作都是12點至6點,但你的目標應該是找到一份不會超時過多的工作。一般來說早上9點至下午5點應該就很不錯了,而且你在晚餐後絕對還有足夠時間從事其它兼職的工作。



要能在學校做專案的工作但又不想經歷那漫長的教師證過程,你需要「有點關係」,也許是在學校工作的人或者透過跟學校有關係的補習班,因為學校體制是個「有點」封閉的圈子。他們招募過程是由內而外,如果你很不幸的沒有任何人撐腰,那麼隨時注意人力銀行以及其他學校各別徵才啟示。這是一個長期抗戰,一定要撐住! 換個角度想,這只是一份多出來的收入,因為你已經有個主要的工作了。


如果你運氣不錯還能有第三份工作,與其找和前兩個工作類似的兼職,不如做些大膽的嘗試,因為這會讓你增加成功的機會。只會拼命工作的人是因為他們只看到自己眼前的事物,但在這個世代生存所需要的一個關鍵能力就是要一個強大的人脈網。努力工作並不是不重要,但那只是最低的要求罷了!我們必須要高能(智能/效能)工作,與更多人接觸並建立彼此之間的連結。


最後來回答關於時間的問題...坦白說,安迪做三份工作的時間比之前的一份工作所花的時間還要少而且收入還差不多.。為了讓工作與健康維持一個平衡的生活,每一個你所從事的工作,必須考量通勤與休息時間,這是我們身為現代人的經常忽視的事情。


通勤也是一個關鍵要素。如同前面提到的每日行程,安迪所有工作的交通距離都在30分鐘生活圈內:

-早上學校—>來回=10分鐘

-課後共學—>離家20分鐘

-從共學到英語課-10分鐘

-從英語課到家中-15分鐘


時間分配:

-「早上」一週6小時分成2小時(08:40~10:10)一天,每天大約多出1小時用來放鬆或者收集資料(其實就是看一堆YouTube影片)

-「下午」6*4+2=一週26小時基本時數以及那些自願和小孩在外過夜、週六日郊遊的時數,從來也沒覺得那是「超時工作」。

-「晚上」2*5=「如果所有時間都被排滿」那一週晚上就有10小時,意思是說,這是一個很有彈性的安排。


那麼關於薪資所得呢?如果剛剛寫這麼多你仍然只在意能賺多少錢,那麼就看下去吧,毫不保留!


-在學校兼職每小時大約250元(5K~8K)

-每位參加共學的學生一個月支付8000元(40K)

-每一次英語課一小時500-600元(5K~??K)

一個人人都懂但卻不信的道理

雖然薪資所得都公布在這裡,我們還是強烈建議你不要只是計算每小時的酬勞是多少。

任 何 事 情 都必須出自於你的熱情、嗜好以及/或者興趣,這是鐵一般的事實。當你開始真心相信這個道理,你會發現自己不用再追著錢跑;錢自己會來。你會得到你應得的。


希望這對各位有些幫助。


備註:這不是一個完整的思維方式,還沒談到「慾望」。



Comments


Free The Language

L​earn Beyond Study

Contact 

LINE: ondyohohho

Follow us on

  • facebook

©2018 by Free The Languag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