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translated by Julius

  • Writer: Ondy Ho
    Ondy Ho
  • Mar 27, 2019
  • 3 min read

Updated: Mar 28, 2019


我們都碰過這種情況,煩惱著為什麼這個人聽不進自己說的話,為什麼別人聽不懂,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因為那不是溝通。想一想下列哪些字詞的意思是指兩人或多人試著了解對方所表達的意思?

talk, speak, say, chat, gossip, express,
articulate, enunciate, converse, discuss
consult, negotiate, debate, persuade

[溝通]常被誤認為是[說服]或[辯論],當"溝通"結果不如預期時,有些人就會開始扭曲事實,這叫說謊。


[溝通]也常被誤認為是[接受]或是[共識],當有人自視甚高,或想要壓過對方的論點,這叫辯論。


[溝通] 經常會被導向於說教。這種人盡可能說很多覺得很有道理的話語,這叫(單口)演講。


如果說萬事皆教育,那麼溝通就是教育的根本。既然我們用盡一生在和對方溝通,就應該盡可能地採用良好的方法。


隨著不同的年齡、不一樣的人、不同的背景...等等,就肯定有不同的應對方法。不過,我們不妨回到最一開始,從「跟小孩談話」開始。


跟小孩交談似乎要面對兩個極端的情況,非常簡單或非常困難。其實,方法簡單明瞭。我們常常預設立場,覺得因為他們年紀還小而且天真,不用那麼尊重他們,甚至我們都沒發覺到這件事。要不然就是給他們太多的尊重,導致最後寵壞她們。


關鍵在於尊重。一個健康良好的關係是雙方互相平衡,以共同尊重為基礎。這不表示每個人都要犧牲自己的權益,也不是說每個人在所有方面都是一樣的,或指其中一方一定要聽對方的。


你是在對小孩說話,還是在和他們說話呢?

從這兩句話我們看得出關係的不同。當我們在溝通時,我們尊重而且準備好要了解另一方想要傳達什麼訊息。小孩跟大人相同,都不想要處在一個自己說話沒分量的情況,而在如果常常發生,孩子往往會想要反抗,而大人們會更反感。



剛剛講了如何溝通,現在來看看如何避免"這種溝通"。下方有一個TED Talk 連接,講者佛心地介紹說話的七大罪: (意味著"這樣做,別人就會越來越不想聽")


1.閒言閒語(講沒到場的人的壞話)

2.評論(批判)

3.消極的態度(讓話題無法繼續)

4.抱怨(散播苦痛)

5.藉口(怪來怪去,無責任感)

6.欺騙(誇張,非事實的)

7.教條(把個人意見當成是事實在宣揚)


沒人想聽你說話,也就等於無法溝通。




當我在學習如何與人溝通,我發現那其實是在建立一個需要尊重、成熟度和心理學的關係。有一些概念是非常抽象的,但也許那也是活在這個世代最重要也最需要的能力和技巧。認同彼此的不同意見、接受、對於不一樣或甚至完全相反的思想能有容忍心,是我們真的非常需要學習的一個課題,因為這些溝通、相處技巧都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這些被動技能是在生活中才能學到的。當然,關於這類技能,也有專門書籍或課程可以學習,但我相信它們還是需要經過體驗才能被體會。


我自己也經常在溝通上犯錯,和我的太太,學生、客戶或其他專業人士。我們打岔、爭論重點、輪流貶低對方...其實討論這個主題,是因為擔心自己做的到底對或錯,用來反思。


希望這篇能夠幫大家作為一個反省自己的提醒。


最後,溝通需要不同見解,學習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並用同理心去感受。


Comments


Free The Language

L​earn Beyond Study

Contact 

LINE: ondyohohho

Follow us on

  • facebook

©2018 by Free The Language

bottom of page